
河桥村位于临安区西南部,是河桥镇政府所在地,同时也是河桥镇的政治文化中心,河桥村区域面积16.95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2749亩。山地林地面积20629亩,其中有省级生态林14408亩,森林覆盖率达82%以上。下设7个网格、26个微网格,共有4个自然村,现有村民小组26个,农户1087户,常住人口3169人,除汉族外,有畲、苗、布依等少数民族。今年以来,先后获得浙江省“风情唐昌”县域风貌样板区创建工作、浙江省健康镇创建(疫情防控)工作、“非粮化”整治和农业基础设施提升工作、重点项目建设、文化兴盛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。2022年以来,河桥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奋力推进“山水诗画古镇·美丽幸福河桥”建设,高质量部署推进“争星晋位·全域建强”行动,做实做强,全力争创“四星级”党组织。 聚焦民生关切,持续民生保障 推进民生保障。改善村民居住审批建房30余户;完成退役军人优待证申办120余人,帮助困难群众申请低保、低边10多户,解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;组织妇女两癌筛查530余名;“百村千户万人”协同浙江省肿瘤医院,组织“百村千户万人”肿瘤筛查800余人次。重点关注“一老一小”。全面排摸“一老一小”底数,开展养老送餐、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等扩面提质行动,全力推进区级示范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、婴幼儿照护中心、标准农村卫生站建设,着力补齐民生服务短板。加快推进民生项目。全面推进美丽村落建设,圆满完成大水坞烘干房建设征地15余亩,大水坞生态公墓征地140余亩,白下潭防洪堤移民项目建设,三座山塘水库整体修复提升工程;并与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灵源村结对,资助共富资金15万建成白下500余平米停车场,下白下停车场建成投用,为下一步美丽精品村落周边延伸工程打下坚实基础。 聚焦综合治理,化解矛盾纠纷 创新矛盾化解机制。大力推动基层民主协商,加强收集社情民意,今年就提升人居环境、强化产业发展等收集意见建议100余条;修订村规民约,成功化解55起矛盾纠纷,调解成功率达到90%以上。加强网格力量建设。配强工作力量,实现“一格多员、一员多能、一岗多责”服务体系,积极排摸辖区双报到党员、骨干志愿者60余人。开展“邻里守望”平安创建活动,累计开展道路安全、消防安全等10余次主题活动,全面夯实网格基础工作质量。做优“非粮化”工程。切实提升农田利用,增加村民收入。在镇党委统一领导下,联村、村两委、党员组长代表、网格员等共同完成了“非粮化”集中土地流转1100余亩,为村民创造收入达90余万元,为下一步共富田园风情带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。 聚焦资源统筹,壮大集体经济 切实抓好资源,全面推进“农文旅”结合。以狐妖小红娘景区,浙西三峡景区为立足点,不断挖掘新型资源加快“农文旅”相结合,以经济发展农业,以农业树立文化,以文化振兴河桥。大力打造河桥九江坞民宿集群品牌,精品酒店、民宿、农家乐突破20家,全年接待游客量达15万余人次。加快推动乡贤回归。采取“乡贤+村集体”的模式,推动产业项目落地。村集体每年能够增加30余万收入,解决了区块内60余名村民的就业,带动了周边民宿农家乐的快速发展。建强党员“先锋队”。持续加强党员骨干队伍建设,充分发挥“1+x”党员联户载体,强化党员作用发挥,在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工作中得到深化和检验,体现了河桥村党员的担当。 咬定青山不放松,砥砺奋进再出发 接下来重点做好三个方面:加快推进产业项目落地。重点推进下源区块“共富田园风情带”农文旅融合体项目和朱源塘低产农田的改造和流转工程落地,全面推动乌珠山、老昌文线一带庭院示范带建设。全面推进民宿项目实施。聚焦九江坞民宿集群建设,重点推进九江坞至悉坞口古道修复工程、昌南溪(荷青潭)防洪堤修复工程、里弄小巷道路硬化工程。持续推进队伍能力建设。充分发挥党建统领作用,以党委班子为核心,带动党员群众开展重点项目攻坚克难、困难群众帮扶等工作,在实战中淬炼队伍能力,强化党组织凝聚力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