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乡镇干部的平凡守望——记河桥镇城建办主任徐晓彬

如果说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是他破茧成蝶的舞台,那么为这一刻,徐晓彬已经整整准备了十年。从2005年大学毕业,3年企业打拼,10年基层一线,从企业白领到机关干部,徐晓彬扎根乡镇,奉献基层,将自己最美的韶华献给了农村工作。

河桥地处柳溪江畔,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历史,有望创建省级样板镇。作为主管规划的科室主任,他在小城镇整治伊始,就为规划编制费尽心思,连续3个多月,和规划单位研究政策,深入挖掘文化,一起走访百姓、拜访乡贤,多次组织各个层面座谈会,最终规划尘埃落定,被评为省级优秀规划,为日后小城镇整治工作指明方向。

十年经验、厚积薄发。多年工作积累,徐晓彬挑起河桥镇小城镇整治办公室主任的重任,负责起草镇小城镇工作机制。那段时间,他将自己反锁在室内,埋头于书海,彻夜思考工作如何打开,或与镇主要负责人展开头脑风暴,大胆谏言,创新思路。后来镇里采纳了“块抓条保”的工作机制,责任级级传递,职责层层落实,所有镇村干部全程参与,小城镇各项整治工作快速推进。

从农村成长,在基层打拼,徐晓彬从不忘本。河桥城建办负责河桥柳溪街精品街区建设,这里建筑风貌齐整,但沿街商铺后排的违建厨房与环境极不协调。他带领科室成员,挨家挨户做拆违思想工作,当时吃了不少闭门羹,原来厨房拆掉老百姓无处烧饭,考虑这个实际,又马上带着设计师在农户一楼挑檐部分打造了徽派风格的小厨房。当工作人员再次拿着设计图上门,所有农户都爽快同意。

随着整治工作的推进,全域整治的要求逐步提升,特别是背街小巷打造,需要拆除大量违建和附房。房子怎么拆,标准怎么定。徐晓彬又发挥其长期从事三改一拆、农房审批的工作优势,带领科室成员,共同商讨制定了《河桥镇小城镇拆违拆附指导意见》和拆房协议,并指导各组开展拆房工作,“1天标号、6天拆除、3天清理”,在“163”工作法的助推下,河桥镇在短期内拆除了300多处建筑,涉及500多户农户,为背街小巷打造拆出了空间。

从信访接待到处理,从规划参与到落地,从政策制定到执行,从农房审批到违建拆除,从工程前期到施工保障。十年里,徐晓彬从一介彬彬书生成长为一名卓越干将,从乡镇职员到重点平台挂职干部,他的迅速成长,离不开内心诚恳与勤学好问。多年来,徐晓彬白天走村入户,记录村民反映的各类问题,晚上挑灯夜读,专攻土地管理、农房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法规。年复一年的自我学习,让他在城镇管理方面游刃有余;从不间断的自我思考,让他站得更高,看得更透,望得更远。特别是在小城镇工作中,他驾轻就熟,带头做工作,带领工人一线指导拆违;每天还要巡查工地,督促施工单位抢抓进度、按图施工,确保工程质量。在区镇治办挂职期间,他更是出谋划策、献力助推,恪尽职守、不辱使命。

在河桥,他奉献了青春,在河桥,他收获了事业,在河桥,他筑起了梦想,在河桥,他还要继续守望。从大学生村官到中层干部,从被动工作到主动融入,从碌碌无为到自我提升,回首走过的漫长岁月,这个37岁的男人,从不后悔当初的选择,他说,感谢同事和领导的信任支持,提供了任其发展的舞台,感谢多年的坚守和磨练,成长了现在的自己,无论身在何处,他依然脚踏实地,初心不改。


来源:【临安新闻网】   作者: 穆宇鸿   信息发布:程玉兰   添加日期:2018-11-29   
 

 

 
杭州市临安区河桥镇官方网站  临安新闻网制作维护
浙新办[2004]42号 浙ICP备05002139号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