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僻地寒楼”真可谓名副其实,因为要找到这里实属不易——它简直就是藏在河桥镇群山深处的“霍比特人村庄”。
的确,“僻地寒楼”可谓柳溪江畔青山翠谷间一处绝妙的秘境。走过一段曲折颠簸的山路,穿过古老幽静的曹家村庄,沿着溪流奔涌的幽涧,一直走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无人之境,突然间抬头一看,一座古雅朴素的老式民居小楼端坐在山间台地之上,楼前峰峦铺列,楼后绿树蓊郁,楼旁泉池一泓,硕大的石斑鱼正在水中迅疾地追逐嬉戏。
穿过保留了旧民居格局又融入现代驿旅风格的大堂,沿着曲折的小路向后山走去,只见一条清澈的溪流欢快地奔涌而下,溪边巨石错落,水上小桥飞架。就在这山水之间,几座房舍高低俯仰:有的是高踞古树之巅的鸟巢木屋,有的是搭在石垒平台上的砾石房,还有的竟呈现出南瓜马车的模样……这一刻,绒球似的两只小狗从道路上一路追逐着“翻滚”下来,却被保护家人的大公鸡那凛凛威风给吓到,忙不迭地转头就跑。这番和乐融融的世外乐园景象,不由让人恍惚觉得,自己已来到了电影《魔戒》中,那群与世无争的霍比特人聚居的祥和村庄。
而这一切,都是主人张雁女士亲手设计,亲自参与搭建而成的,就像她父母当年所做的那样。1982年,当张女士的父母手头上有了80块钱的积蓄之后,便着手开始修建属于自己的“小巢”,也就是如今“僻地寒楼”那座二层小楼。从木梁柱到夯土墙,全都是这对夫妇亲力亲为。浓厚的亲情和对未来的向往凝聚在一砖一瓦之间,就在这个幽静的山谷中,一对热爱生活的伴侣,营造出一座充满爱的家园。
张女士便在这座温馨小楼内出生、长大,继而从这里走出,走进了大上海,成为一名年薪达到30万的建筑材料行业成功人士。然而身处喧嚣之中,张女士心中始终放不下幽僻静好的家乡,尤其是自父亲去世以后,她更放不下独自一个人守着老宅的母亲。
于是就在2014年3月30日,张女士毅然辞去工作回到山中。在她心底,一个大胆的念头已经成型——要将这座小楼中满载的爱传承下去,并让更多的人感受到,于是“僻地寒楼”就此诞生。在河桥镇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张女士经过数月筹备,于7月正式开始整修老宅,也就是如今“僻地寒楼”的公共区域。旧格局、旧墙画被保留下来,新家具,新装饰被全新引入,再加上壁炉和茶具,还有无处不在的鲜花与书籍,自此深山旧宅便可隐居。
而张女士的工程远远没有结束,继老宅之后,她又在屋后溪边的山坡上修建了5间各具特色的客房,共可接待12位客人。其中那间南瓜小屋与电影中的“霍比特人之家”有异曲同工之妙:两座相连的球形小屋,建筑面积仅有16平方米,但是因为活用了球形中部膨起的空间,整个客房宽敞得超乎想象。而台地上层叠而建的两间大床房和两间标间,沉稳的石墙和明快的木门窗相映成趣。室内则更有玄机——素洁的白垩墙上,简洁的壁炉边,一块巨岩竟“长”进了房中,风雨打磨出的石皮,与精致的室内陈设形成鲜明对比,竟成了浑然天成的最佳装饰。
客房的装修材料全都是硅藻泥、木蜡油等绿色无污染材料,家具陈设更是松木、毛竹打造。散发着自然芬芳的房间,竟然还一度引得对居住环境要求特别苛刻的野蜂,想要搬来室内筑巢定居。此外,张女士还结合山乡老辈的传统经验和她多年积累下来的成功案例,在每个房间下面都埋了通风送暖的管道——“地龙”,冬天可以在室外烧柴将热气传导入室内,夏天则因为地板加高架空而干燥通风,格外凉爽宜人。
住的品质之外,在“僻地寒楼”,吃也特别有品质。屋后便是菜园,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家常蔬菜。厨房一角,歪斜的老石磨镌刻着岁月痕迹,最新鲜的豆浆和豆腐便由这里送上每日的餐桌。“僻地寒楼”的食物绝不奢华,但每一样都出自最洁净的水土和最本源的工艺。更重要的是,“僻地寒楼” 已由此而形成了一个自循环系统——沼气池可以降解乡宿产生的种种垃圾,并提供燃料和肥料。这个自循环系统无需向周围的环境无度索取,便可自给自足。
坐在“僻地寒楼”的观景平台上,听着废弃的啤酒瓶上色做成的七彩遮光帘互相碰撞,发出的清脆悦耳的声响,看着乡宿路边巨石旁,一朵萱草花粲然开放。
曾经担心办不下营业执照,担心建筑面积超标,担心这样那样问题的张女士,在河桥镇各项政策的帮助引导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扶植协助之下,正一步一步建设着“僻地寒楼”走上正轨。正如不时会前来调查状况、排忧解难的河桥镇张建荣书记打趣的那样:“这朵萱草花是在告诉你:不要犹豫彷徨,勇敢地向前走吧。”
|